找到相关内容366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那、法称的现量说与布伦塔诺的表象论

    瑜珈智。”在布伦塔诺这里,瑜珈现量就是布伦塔诺所说的通过默祷获得的自明性体验。   从法称的定义来看,所谓定心的瑜珈现量实质就是唯识学所说的唯识五位,   所谓唯识五位即世亲菩萨《唯识三十》所言: ...

    许为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41038318.html
  • 现代因明之人物

    任西藏佛教协会副会长。对藏传量论作了多方面的译介,并侧重于佛家的知识论,对因明的译介著述主要有《唯识三十》、《中观宗“不许诸法有自相”的问题》、《中观宗关于“安立业果”与“名言中许有外境”的问题》、《中...经营金陵刻经处,自任主编、校勘。又附设佛学研究部。1917年刻成《瑜伽师地论》后五十卷,并为之写序;分唯识法相为二宗,阐明“约观心门建立唯识义,约教相门建立法相义”的宗义纲要。1922年(一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4838616.html
  • 印度因明之 人物

    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》、《大乘成业论》、《摄大乘论释》、《大乘五蕴论》、《佛性论》等。 陈那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重要理论家,新因明学说的奠基人,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。南印度香至国人,属...修习小乘佛教,又随宾头罗修习小乘空观,最后改宗大乘。从此专门研修唯识理论,与其弟世亲同为唯识理论的奠基者。主张用阿赖耶识来说明缘起,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本,世界外物只是阿赖耶识内藏的自性各别的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5238621.html
  • 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

    地藏经》、《优婆塞戒经》、《维摩诘所说经)、《楞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华严经》、《涅盘经》。论著方面如:《八识规矩》、《百法明门论》、《广五蕴论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三十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、《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1939226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述义

    (5)《唯识三十》(大正藏三十一、六0-六十一页)   (6)《中边分别论》(大正藏三十一、四五一中)   (7)《辨中边论》卷上(大正藏三十一、四六四下) ...倒数第二同是弥勒所作,说明何以名此论为《辨中边》的缘由,除掉前后数,中间有一百十一,分为七品,其内容大体如下:   第一辨相品:相即三相,此品阐明三相差别有无,显示唯识中道实相之理。全品内容大分为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5639794.html
  • 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

    对象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经验有显著的不同。在日常感觉中,认识对象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,具有客观实在性。然而,在唯识家看来,认识对象不是客观的存在,而只是识的变现,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。《唯识三十》说:...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,也是整个佛教体系中最具哲学性的学派。唯识思想的独特之处,就是它的对象理论。唯识家从自我意识出发,含摄整个世界于意识中,认为一切对象都是识的变现,建构万法唯识、唯识...

    魏德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1140726.html
  • 缘起性空与唯识无境

    世亲。无著在中观的基础上受到了弥勒的教导,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学说。世亲早年学早期佛教思想和部派思想,以有部为主又接受无著的传教,从而使无著的瑜伽行派更加丰富了内容,世亲著《唯识三十》来成立“唯识无境”的要义。唐玄奘糅集印度唯识十大论师所释《三十》而译为《成唯识论》,此论从五个方面广显唯识,第一就是破我法二执,成立一切法皆由识变[6]的唯识无境义。如论中说:   外境随情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141640.html
  • 辨中边论述义

    唯识三十》(大正藏三十一、六0-六十一页)   (6)《中边分别论》(大正藏三十一、四五一中)   (7)《辨中边论》卷上(大正藏三十一、四六四下)...中倒数第二同是弥勒所作,说明何以名此论为《辨中边》的缘由,除掉前后数,中间有一百十一,分为七品,其内容大体如下:   第一辨相品:相即三相,此品阐明三相差别有无,显示唯识中道实相之理。全品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841944.html
  •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(四)

      第三项 发展期(因明时代)的唯识学  唯识学经世亲整理、发扬,使弥勒、无著一系学说得以系统化。而继起之“十大论师”等则主要是以《唯识三十》为核心,同样广糅瑜伽、法相,又大力发扬因明之学,...者,则是在见、相二分之有或无上。唯识有相及无相之说,依笔者之见,乃是对《辩中边论》“虚妄分别有,于此二都无,此中唯有空,于彼亦有此”(注63)之解说上所存在的差异,亦即是对三自性理解上存在的分歧。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344140.html
  • 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

    唯识三十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辨中边论》、《因明入正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唯识章》、《瑜伽真实义品》,给唯识宗研究生讲过《成唯识论》。   三论宗讲过:《三论玄义》、《三论宗纲要...rdquo;的唯识学派,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空、有两大系统。佛教传到中国以后,形成八大宗:天台宗、三论宗、唯识宗、华严宗、净土宗、禅宗、律宗、密宗。在这八大宗中,唯识宗纯粹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747729.html